3月4日至5日,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我校组织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热切关注会议实况,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并在会后展开热烈讨论。



校党委书记 丁德智
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求真务实、内涵丰富、提振信心、催人奋进,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我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。要抓住机遇、乘势而上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以新气象、新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取得新业绩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,以实际行动办好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。
校长 吴永桥
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望过去、立足当下、谋划未来。尤其是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理念,对高校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也让我们备受鼓舞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,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,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,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。要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,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,加快推动科技创新,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,推动产学研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,构建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模式,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。
党委组织部部长 淡玉堂
认真聆听、学习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,深感去年的成绩鼓舞振奋,今年的目标催人奋进。报告指出,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。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党务工作者,我时刻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“两会”精神上来,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充分发挥全国全省党建“标杆院系”“样板支部”及“双带头人工作室”的辐射带动作用,强化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,主动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,在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担当作为,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。
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龚先军
在新的历史坐标上,全国“两会”立足新方位、描绘新蓝图,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。实践充分表明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中国人民有勇气、有智慧、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,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、未来可期!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。坚持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,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,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,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。这是教育、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推进的又一次深化。党委学生工作部将以此为契机,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,聚焦重点、创新思维,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,努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李家梁
政府工作报告强调,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,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。报告中仍然将稳就业,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,彰显了党中央对就业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,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。我们将坚持“以人为本”做好就业引导,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,采取多种方式挖掘岗位资源、开拓就业市场、做细就业服务,引导高校大学生激发潜能,发挥自身优势,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,动员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,在新时代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与祖国同频共振,继续答好新时代的答卷,以实际行动回馈党和人民的期望。
校团委书记 张勇
两会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2024年两会对教育板块的报告涉及多个方面,涵盖了教育资源分配、教育公平与普及、教育改革与发展、职业教育与培训、高等教育质量、教育信息化与技术、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投入与经费等方面。报告为我校团委的团学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,校团委将努力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。我们也期待在未来几年中,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和成就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张丽
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、催人奋进。无论是从教育到医疗,从就业到社保,还是从住房到养老,都体现着浓浓的为民情怀,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顺民意、接地气、鼓人心。作为思政课教师,我要把党和政府的心声传播好,与青年学生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,引领学生听党话,跟党走,将自身成长自觉融入民族发展大局,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华夏青年力量。
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、湖北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李娇
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,处处体现着牢记使命、奋发图强的责任和担当,令人鼓舞,催人奋进。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坚持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,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。作为高校教师,要始终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初心使命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再加力,在一流课程、一流专业建设上再加力,在深化“产-学-研-创-赛”一体建设上再加力,言传身教引导师生用眼睛发现美、用双手创造美、用心灵传递美,共同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。
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余朝阳
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,并对财政、政府投资、未来产业、数字经济、消费、住房、就业、乡村振兴、教育、医保等关系社会发展稳定和惠及民生的问题提出了建议,这再次说明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人民的党和政府,心关民、心系民。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,对于国家在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充满自豪,对教育强国目标实现和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,我将潜心教书育人事业,在工作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,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,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立岗履责,无私奉献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平
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,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,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深有感触。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。坚持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,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,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,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。我深感教育事业的崇高与责任重大,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认真履行工作职责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卓越人才。
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曹勇波
两会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回顾和部署,有温度、有质量,目标定位有方向,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。一线教师肩负着大学生理想信念引路人、立德树人主力军、守正创新开拓者的使命担当,在日常的教学中,我将带领新时代的“后浪”认真学习“两会”知识,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,善于利用热点问题和经典案例,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激励和培养学生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,以不懈的拼搏奋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智能制造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 汪芳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,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将“两会”精神落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,努力加强自身修养,提升教学科研水平,为制造业培养更多本土人才,为国家推进产业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发展贡献力量。
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员 刘亦郑
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,我认真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深有感触。过去一年,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在经济发展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、科技创新、改革开放、安全发展、生态环境、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。报告对做好全年的工作提出了切实举措,其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。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,在工作中要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,做好学生的表率和引路人。
体育学院辅导员 臧守相
听了政府工作报告,我感到十分激动和振奋。作为辅导员,我会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,不断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,引导学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,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年力量。
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 郭晨艳
这次两会,我最为关注的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大议题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如何保持国家的科技领先地位,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,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。代表们的发言中,多次提及加强基础研究、完善创新体系、优化教育结构等。同时,我也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和担当。代表们不仅关注国内事务,还积极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献计献策。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,让我深感骄傲。2024年的两会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、积极向上的中国。我相信,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一定能够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城乡规划1212班学生 汤梦婷
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,其中坚持不懈抓好“三农”工作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,大力优化经济布局引起了我的格外关注。作为一名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,我应该明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,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,不断学习扩宽自身的知识储备,掌握跨学科的综合能力,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,投身村庄规划项目中去,提升专业能力,不断创新,找到适合乡村发展的路径,为建设美丽乡村和繁荣社会作出我们的贡献!